于是,最终的設計方案是在山脊的高点确定一个水平的平面作为屋顶,让建築体量向下生长,以填充地形落差的空间。如此一来,以消弱建築在高度上的变化,转而强调体量在水平方向的延展。在这一体量界定的空间内部,再根据人的游走动线,以观景的需要来设置房间与通道:一条略有曲折的动线连接各个客房以及西侧的泳池。根据这一结构关系,顶荟的内部东侧设置了四间客房,中间为SPA、更衣间、茶室等辅助功能,西侧为无边际露天泳池,总体形成一个单纯的“一字形”布局。建築的南北两侧都做了2.8米的屋檐挑出,南侧遮阳,同时兼为露台;北侧为主要户外通道,提供遮雨的顶棚。这样内嵌的立面为建築的墙面增加了阴影,也使建築的体量简化为屋檐和底板两条修长的线条。
▼顶荟拥有“一字形”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