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6年初土建基本完工的时候,冯仕达来大理跟我们聊起既下山的设计过程,他提到《华严经》里“因陀罗网”这个譬喻:话说忉利天王的宫殿中悬挂着一张宝珠结成的网,“一颗颗宝珠的光,互相辉映,一重一重,无有穷尽”。这难道不正是现象世界的原貌?只是现代人被机械理性和概念化的空间秩序规训得太久,和那个交错关联而无尽往复的自然秩序反倒是隔膜了。既下山表面上随形就势,随遇而安,但空间中里里外外重重叠叠的物象勾联,也是对任何一种概念化的秩序观的主动规避。设计的结果都是“现象”,但设计的过程却不能“着相”。唯有如此,“现象”方可化入存在,时而投映于心,时而无迹可寻,而不仅仅是设计者概念思维的三维投射而已。这也正是笔者在《两段碰巧被叫作“宣言”的文字》中提到的,在跟现实境遇的“推手”中体会“因果化机”,让事物自发产生关联的秩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