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兰阳博物馆
宜兰-兰阳博物馆
建筑景观-从土地长出的单面山
一、独特的单面山造型
由姚仁喜先生领导的大元联合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博物馆建筑量体是以北关海岸一带常见的单面山为设计依据,单面山是指一翼陡峭,另一翼缓斜的山形,是本区域独有的地理特质。博物馆采单面山的几何造型,屋顶与地面夹角20度,尖端墙面与地面成70度,由土地中成长茁壮,并和地景融合。
二、以四季音符衬托律动立面
自高空俯瞰兰阳大地,有着大小不同、颜色深浅与质感不一的田野方块,这些方块也随天色与四季变化而有不同的色调与风情。因此,建筑师选取韦瓦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的主旋律,在建筑实量体的外墙,将协奏曲中「春」、「夏」、「秋」、「冬」四篇乐章的音符,以多重质感的石材转化为音符,依序排列至建筑主体的四个实体外墙上,呈现兰阳大地的四季农田地景,好似动态的音乐歌颂。
三、单面山的节理
外墙的排列组合分割,更是仿效建筑造型单面山的岩石节理,与屋顶20度平行层层分割分布石材及铸铝版而下,远看因兰阳气候变换的雨与晴,使石材吸水后与铸铝版形成深浅色泽不一、宽度不同、反射不同的视觉感受,试图反映单面山因长期海蚀所显现的特殊纹理,呈现丰富的质感与光影。
四、与环境共生
顾及乌石礁遗址湿地生态的完整,本着「与环境共生」、「与自然融合」的核心精神,博物馆的主体建筑物集中配置于基地西北侧之区域,保留最大面积的湿地生态公园,维持既有生态。
园区景观-乌石港旧址公园

宜兰县政府长久以来在「文化立县」的宗旨之下,持续推动筹设「兰阳博物馆 LANYANG MUSEUM」的构想,民国八十一年更进一步决定将建馆地点设于宜兰县头城镇乌石港区二号公园内。

同年同时进行「兰阳博物馆整体发展规划研究案」,并据以于民国八十九年初正式办理「兰阳博物馆初步整体规划构想暨第一期工程设计构想」之公开竞图,本事务所荣幸获得竞图首奖,同时兰阳博物馆工程也正式进入建筑规划与设计时间。

经过规划过程中长时间的研究与讨论,并综合地方之意见,规划团队认为兰阳博物馆的意义除了提供原规划之展示功能,作为全县文化导览的窗口外,更期待兰阳博物馆的规划过程可以纳入更丰富的议题,包括基地生态的复原与维护、生态教育的创立与推动等,并结合乌石港区之空间规划,以区域整体意象转型为兰阳文化的象征,进而成为兰阳文化的研究核心。

兰阳博物馆预定地位于头城镇乌石港区中之乌石礁遗址公园内,基地面积达11.75公顷,博物馆之建筑楼地板面积预估为10000平方公尺(约3000 坪),建筑面积达4845平方公尺,建蔽率约为4%。由于基地内保有原生湿地生态,故初步规划目标是以生态保育与生态教育作为核心原则。

详细之建筑规划设计构想分项说明如下:


(一)机能分区的配置方式

从空间需求的内容来分析,兰阳博物馆的空间类别大致可分为展示区、兰阳市集与资源教育中心。

其中主题展示区紧邻入口大厅,并以序展区相连接,其空间序列以宜兰的山、平原、海为基调,分别配置于三个不同之楼层(+8,+14,+20m),期间并以「水」的主题贯穿,以体现「雨润兰阳」的精神。

入口大厅的另一侧则配置兰阳市集相关空间,包括卖店、餐厅等。

建筑西南侧的另一端则配置资源教育中心,其中包含典藏(准备)区、研究区、办公区及会议厅等。

(二)参观动线的合理性

全区参观动线的配置原则主要是希望安排二种属性不同的动线系统:

第一类为收费参观动线系统,主要配合主题展示区、特展区与儿童馆等收费参观的空间活动范围,其出入口之进出必须管制。

第二类则为自由参观动线系统,其主要结合兰阳市集与环绕基地外围之步道系统(包含原海堤步道与停车场连接步道),让参观者可不受限制的自由穿越于基地区域内休憩,同时不会对收费管制区域形成动在线的干扰。

有效安排以上二类之动线系统将可以确保兰阳博物馆之服务质量,同时延长并扩大服务范围。

二、量体造型计划

本案之建筑量体是以北关以降常出现于海岸边的单面山作为量体形式的依据。其目的在于突破形式反映文化的复杂性与政治性,转而以地理符号作为反映文化的出发点,希望能将兰阳博物馆的精神进一步与土地结合。针对建筑量体计划内容,可以分别从下列三点概略说明:

(一)量体配置原则

(1)集中性

在规划对策的内容中曾提及,为顾及原湿地生态的完整,博物馆的开发行为应尽量低调与集中。所以本规划方案中从一开始便将主体建筑物集中配置于基地西北侧之区域,以争取最大的腹地范围,同时避免过于接近水域。

(2)机能性

建筑主体从单面山出发,考虑空间能的合理性,在发展设计的过程中,藉由量体错位的感觉,尝试强化空间自明性与模拟乌石缝隙的空间趣味性。


(二)建筑高度构想

考虑本案之建筑量体中的高度构想,不外乎下列几种因素:

(1)地标性

兰阳博物馆作为宜兰全境观光的导览中心,其地标性的角色将是决定性的影响。尤其基地的区位处于台二线交通要道的一侧,如果建筑的自明性不足,将无法吸引来往游客的目光。所以规划初期便始终关注着建筑量体的地标性。

(2)视觉性

除了建筑量体本身的地标性外,参观者在建筑中参观游走的视觉性也相当重要。尤其针对龟山岛的视觉轴线一直被使用与规划单位所重视,所以建筑高度亦会与视觉性的特色息息相关。

(3)展示需求

当然作为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展示区的高度也会是相当重要的考虑因素。

同时考虑上述几种因素,本规划方案中初步将建筑物量体的最高点定在+30m。


(三)量体与造型的组合

在兼顾机能与造型意象的原则下,建筑量体计划大致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向:

(1)由土地冒出的大石块

若从单面山的意象出发,兰阳博物馆的建筑量体与土地的关系始终被定位在最紧密的结合。建筑所传达的是一种由土地中成长茁壮的感觉,彷佛如同四周在平地中拔起的乌石一般,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经历了许多岁月时间。

换言之,建筑量体与建筑形式均在传达出一种与土地共鸣的和谐美感。所以在处理建筑与基地的关系上,规划方案中将斜向的外墙面直接插入土中,模拟巨石挺立的意象。

(2)单面山的力与美

为了将地理文化的路径结合,我们将建筑造型以单面山的形式来转译,所以除了将建筑量体与土地结合外,单面山的形式与质感也必须反映在建筑量体上。规划方案中将主建物的最高顶点(+30m)朝向龟山岛方向,并沿着西南方逐渐下降,在台二线一侧没入地表。整个主建物约略成三角锥体。

(3)与乌石群相呼应的建筑量体

原基地水域内存有许多尺度惊人的乌石,为一十分特殊之景观。所以规划方案中的建筑量体除了藉由空间错位的方式将乌石借入室内及室外的景观外,建筑本身的配置及空间质感亦希望与乌石相呼应。

(4)以量体错位强化空间自明性与趣味性

以单面山的礁石作为量体形式的基础,同时以垂直台二线的方向将原建筑单一量体错位,并藉由建筑量体材料的变化来展现内部空间的自明性。同时因错位而产生之缝隙亦可提供采光与视觉的穿透效果,增加空间的趣味性。


↗ 图二:北关礁石(大元联合建筑师事务所提供)

(四)材料色彩计划

(1)量体材料的概念性

既然建筑量体的形式与意象始终紧扣着单面山与乌石的转译层次,在材料与色彩上自然亦不能例外。建筑外墙以石材为主,其质感应能反映出单面山因长期海蚀所显现的特殊纹理,同时搭配玻璃、金属等较科技现代的材料,希望在拟真的情境中亦取得平衡的美感。

(2)环保低污染的材料与施工

低调开发与维护湿地生态是规划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原则,所以反应在材料的选择与施工上也应遵循此一原则。在材料的选择上,应尽量运用环保可回收的材料,同时应重视其绿建筑之功能:譬如大面玻璃的兰阳市集(餐厅)应注意建筑耗能的影响,可适度提高玻璃的反射率或使用双层玻璃以提高隔热效果。

此外,不同材料的施工方式亦需事先规划与协调。在外墙的施工上也应尽量以预铸或干式施工的方式进行,以避免在现场产生过多的污染,同时可以大幅缩短工期,减低对环境的冲击。

(3)建筑色彩的低调性

建筑量体的色彩会直接影响基地范围内外的视觉景观,尤其在乌石礁公园的范围内。所以在维护生态景观的原则下,建筑物的色彩应保持低调,尽量与基地内生态环境的色彩基调取得协调,避免过于突兀的色彩表现。


AI文本分析中……
AI色彩命名中……

序赞Ai时刻等待着你的命令!~

与Ai对话形式持续执行相关Ai智能体任务。

desmand52012-2-22 18:15:48
本帖最后由 desmand5 于 2012-2-22 18:18 编辑

IMGP3604.JPG
IMGP3607.JPG
IMGP3606.JPG
IMGP3605.JPG
IMGP3645.JPG
IMGP3643.JPG
IMGP3610.JPG
IMGP3609.JPG
IMGP3650.JPG
IMGP3600.JPG
IMGP3599.JPG
IMGP3598.JPG
IMGP3597.JPG
IMGP2991.JPG
IMGP2990.JPG
IMGP2989.JPG
IMGP2988.JPG
IMGP2995.JPG
IMGP2993.JPG
IMGP2992.JPG
IMGP2999.JPG
IMGP2998.JPG
IMGP2997.JPG
IMGP2996.JPG
IMGP3003.JPG
IMGP3002.JPG
IMGP3001.JPG
IMGP3000.JPG
IMGP3004.JPG
IMGP3005.JPG
IMGP3006.JPG
IMGP3007.JPG
IMGP3011.JPG
IMGP3010.JPG
IMGP3009.JPG
IMGP3008.JPG
IMGP3579.JPG
IMGP3014.JPG
IMGP3013.JPG
IMGP3012.JPG
IMGP3583.JPG
IMGP3582.JPG
IMGP3581.JPG
IMGP3580.JPG
IMGP3592.JPG
IMGP3586.JPG
IMGP3585.JPG
IMGP3596.JPG
IMGP3595.JPG
IMGP3594.JPG
IMGP2987.JPG
IMGP2986.JPG
IMGP2985.JPG
IMGP2974.JPG
IMGP2971.JPG
IMGP2970.JPG
IMGP2979.JPG
IMGP2978.JPG
IMGP2977.JPG
IMGP2976.JPG
IMGP2980.JPG
IMGP2959.JPG
IMGP2960.JPG
IMGP2961.JPG
IMGP2964.JPG
IMGP2963.JPG
IMGP2962.JPG
IMGP2969.JPG
IMGP2968.JPG
IMGP2945.JPG
IMGP2946.JPG
IMGP2947.JPG
IMGP2948.JPG
IMGP2953.JPG
IMGP2954.JPG
IMGP2956.JPG
IMGP2957.JPG
IMGP2915.JPG
IMGP2916.JPG
IMGP2918.JPG
IMGP2920.JPG
IMGP2932.JPG
IMGP2931.JPG
IMGP2930.JPG
IMGP2929.JPG
IMGP2933.JPG
IMGP2934.JPG
IMGP2936.JPG
IMGP2937.JPG
IMGP2938.JPG
IMGP2940.JPG
IMGP2879.JPG
IMGP2884.JPG
IMGP2886.JPG
IMGP2902.JPG
IMGP2903.JPG
IMGP2910.JPG
IMGP2911.JPG
IMGP2912.JPG
IMGP2913.JPG
IMGP2914.JPG
照片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885.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887.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891.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04.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08.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17.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35.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39.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41.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42.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43.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49.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50.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51.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52.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55.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58.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66.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67.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81.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82.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83.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2984.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3584.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3593.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3601.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3602.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3603.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3608.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3646.JPG
宜兰-兰阳博物馆_IMGP365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