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下青年们的生活轨迹则截然不同,他们完全被置入了去中心化的舆论趋势与碎片化的时间支配之中。对他们而言,群体生活,共同经验,都变得稀少珍贵,生活节奏也随之变得飘忽不定,支离破碎。
如今的青年们,似乎与海明威留下的诗句渐行渐远。
孤岛,似乎正是他们每个个体的写照;记忆,也因为群感而变得不再可靠。那么,如何再构他们的共同记忆呢?诗意与尊重,是我们找到的方式。
诗意,相对于日常琐事,是更美好的、更容易的被升华和记忆的情感提炼。在对诗意本身的讨论中,山水、绘画、想象力,这些被遗忘在生产力工具箱角落里的美妙物件,被我们再次拾起;而尊重,则来自不打扰每个青年原本的生活方式的“当代社交法则”,这里的聚群,无关鼓励社交或是强制聚合,
在这里,他们依旧是他们,只是比以往更容易看到与他们类似的个体。
于是,记忆里的从容替代了不安,吸引替代了孤单,美好替代了惆怅,青年们重新共同编织的记忆里,是诗意与画,盼望与爱,彩色的梦,以及那么多的他和她,共同构建的乌托邦。
于是,这乌托邦里年轻的人们,在释放与拉扯的张力间,在交错的时间与平行的空间中,找到舒适的距离与关系,也找到一处温暖的栖息所。
于是,一座座失落的孤岛,在这里重新抬头仰望,他们可以被托起,飞升、漂浮,成为一座座“浮岛”。
于是,他们终于有机会穿过陆地海洋,沟壑高山,自发聚拢,彼此连接。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项目信息
設計方:观町创新研究所
主持設計:石英哲
設計師:贾小亮、张也、孙琳琳、徐冉明、宋鸿、张筱星、刘波
实习設計師:金奇、秦蓓蓓
文案:李翔
项目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日化二厂
建築面积:3000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