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
——童寯《江南园林志》
自述/ 房子与诗工作室
现在想来,如此这般的营造工作室,对于我们这种起步不久的工作室而言是一件奢侈之事。然而那天,当我在小河直街看着河边的这栋房子时,还是不自觉地陷入其中。思考其中原由,大致有三。
首先是房子。这是一幢江南水乡的木结构房子,虽曾改造过,但仍旧保留着老的木结构体系以及原先的面貌,置于城市之中,但似乎又与现代都市的一切保持一种分明的距离。房子面积不大,60㎡,但基本可以满足我心中理想的10人以内的工作室的状态及需求,甚至有些超出我的预期。
其次是环境。小河直街的氛围及尺度带给我一种久违的亲近感。这大概源自我长大的记忆与经验,故乡的房子门前也有一条河,屋后也是一条路。尽管二者建築风貌相去甚远,但在空间结构上是极相近的,身处其中,城市的高楼退去,仿佛回到了过去。
最后是造园。此处虽没有大的独院,但房子邻水而立,有水,离园林就近了一步。对此,我想到了沧浪亭和藕园这两座苏州的园子,在我写关于园林的硕士论文时这两座园子曾引起我特别的注意,因其外围水势壮阔,园内则以山石造景为主了。我们是否也可在此营造一座精神层面的“园”呢?况且周边还是有景可借的,想到此,心中有些许兴奋。
▼房子和诗工作室地理位置